1、榜样和示范
父母可针对孩子的实质,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,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好的行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。同时,要多为孩子提供具备乐观、愉快、活泼的性格特点,劳动积极,办事认真,对人热情,擅长关心和帮助其他人的榜样,包含以我们的上述行为为孩子作出榜样。
2、讲解和说理
要对孩子解说每一项行为准则,使他了解如何做,还要结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给孩子讲道理,要让他听懂。父母要有耐心,孩子在太开心激动时,总是是听不进道理的,应等他冷静下来后,再用亲切的口吻说道理。
3、训练和实践
习惯的培养,有赖于反复实践。所以,在需要孩子达到某一项行为准则时,必须要让他反复训练、巩固,并常常采取表彰的办法,促进孩子自觉地巩固。
4、表彰鼓励和批评责备。
1.启蒙性
教给幼儿的东西,需要是周围日常能接触到的、具体的、形象的、初步的、浅显的东西。
2.复杂性
第一是指父母对孩子不只有抚养的任务,还要通过教育,使幼儿在体育、智育、德育、美育诸方面得到和谐的进步。第二是指幼儿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,他们在成长变化中,而家庭内外环境对孩子的影响,有好的,也有坏的,要教育他们成才并非一件容易的事。
3.亲切性
由于爸爸妈妈与子女是血缘关系,加之孩子年幼,鬼灵精怪,父母对幼儿有着天然的温存、体贴之心,亲切、轻柔的话语和动作。
4.生活性
孩子是伴随爸爸妈妈和家人在家庭日常受教育的,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潜移默化,熏陶感染的过程。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是其特征之一。